2017新浪微整形年度大数据报告 中国荣登全球第二整容大国
2017年已成过去,2018年新的伊始,在1月针对2017医美界的各种统计数据相继出炉,此次公布的是2017年新浪微整形年度数据大报告,其中包含了整个整容市场的分析,包括消费水平、医美APP及玻尿酸品牌排名等情况。
章:疾风迅雷
导语: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连续几年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,不仅关注医美的人群日趋壮大,人们对于医美的消费投入也在稳步增加,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!
1、 中国已超越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大整形国
2017年,中国医美总量超过1000万例,复合增速达到了40%以上,一举超过巴西,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家。而医疗美容行业也成为房地产、骑车、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。
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,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之后,人们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的需求将会以每年10%的速度递增。目前,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8000美元,购买力稳步提升,医美需求必然会进一步释放。
【综述】2017年,中国医疗美容总量超过1000万例,复合增速达40%以上。世界银行报告显示,国民人均收入超2000美元,人们对于医美需求将以每年10%的速度递增,中国人均收入已超8000美元,医美需求必然会进一步释放。
2、 医美关注人数上升13%,00后占比增幅达4%
2017年,全国范围内关注医疗美容的群体总人数已超过2678万,同比去年增加了13.57%,相比于增长缓慢的男性群体,女性涨幅较大,为17.1%。从性别上看,女性仍然是国内医疗美容消费群体的主力,然而男性整形用户未来的增长潜力也不容小觑。
【综述】全国范围内关注医疗美容的群体总人数已超过2678万,同比去年增加了13.57%,相比于增长缓慢的男性群体,女性群体占比提升了17.1%。
目前中国的医美市场消费人群整体低龄化,28岁以下人群占据主体地位,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。与16年相比,95后占比增长3.11%。而00后群体增速更是惊人,约占总人数的14.36%,增幅达到了4%。
3、 医美消费额增长约11.7%
对比欧美等国医美数据发现,以下两个阶段的女性将成为医美主要消费群体。
年龄在35~50岁、家庭月收入超过25000元币的职业女性,在对抗衰老方面,需求巨大。而年龄在28~35岁、家庭月收入超过25000元币的女性对颜值要求高,希望通过颜值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,愿意为外貌投资!
根据调查数据显示,整形意向人群中,整形意向人群中,61.7%的人每年花费超过5000元用于整形,比上一年度增加11.7%,18.37%的人表示接受借钱整形,前提是“整的好”。
【综述】28岁以上,家庭月收入超过25000元币的女性将成为医美市场主要消费群体。整形意向人群中,61.7%的人每年花费超过5000元用于整形,18.37%的人表示接受借钱整形,前提是“整的好”。
4、 非手术类项目占比增长达40%
美国整容协会通过研究得出,收入每提升一倍,消费者对于外科整形手术的需求就会降低62%,而对于微整形项目,消费者的需求则会提升463%。在我国医疗美容消费市场中,非手术类项目(即微整形)以风险相对较低、恢复期短等优势占据了医美行业总收入的60%,增长率高达40%,远远高于手术治疗项目。
随着收入的增高,人们对于整形更加倾向于“微调”,预计在2019年,我国医疗美容非手术项目数量占比将达到73.5%。
【综述】非手术类项目(即微整形)以风险相对较低、恢复期短等优势占据了医美行业总收入的60%,增长率高达40%,远远高于手术治疗项目。
第二章:万众瞩目
导语:作为一个迅速发展壮大的行业,医疗美容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目光。国家出台政策规范市场,投资行业更是为医美注入大量资金,而各大媒体也在逐渐转变风向,引导大家正面看待医美。
1、成为创投热点:相关创业项目98个,总投资额超430亿元
2011年至2017年,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相关创业项目总数达98个,大部分项目产品运营良好。
据不完全统计,关注医美行业的投资机构已超过40个,投资总额超过430亿元。被投资产品包括医美APP、医美自媒体、部分连锁医疗美容机构,以及各类服务商等,涵盖医美上、中、下游全产业链。创业项目中,新氧已经较早进入D轮融资,融资金额4亿币。
同时,各大证券机构如兴业证券、华泰证券、长城证券等,纷纷发布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,为投资提供方向和指导。
【综述】关注医美行业的投资机构已超过40个,市场上医美相关产品大部分运营良好!创业项目中,新氧较早于2017年12月获得D轮融资,融资金额4亿币。
2、 带动相关产业链:保险、分期、贷款业务纷纷试水医美
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利润空间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发展。由于中国消费市场主体为90后,需求巨大而消费能力欠缺,于是催生出大量分期、贷款产品,其中仅分期产品就多达十几款。
另外,由于医美行业早期缺乏有效管理,市场不规范,导致手术风险系数高、相关责任难以鉴定等问题,医美保险服务应运而生,量化医疗美容风险,服务于医疗美容消费者。
【综述】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链,由于中国消费市场主体为90后,需求巨大而消费能力欠缺,于是催生出大量分期、贷款产品,其中仅分期产品就多达十几款。
3、 国家重拳出击:已查处6省市非法医疗美容案551起
自2017年5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开展[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]以来,已经查处6个省市的551起非法医疗美容案件,罚没金额超650万元币。
此外,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也在为规范医美市场助力:
2016年12月,公布了历时4个多月,在江苏、广东、四川三省开展的针对医疗美容机构评级活动,共有32家医疗机构报名参加,较终有5家医院获评5A级医疗美容医院,7家医疗美容机构获评4A,6家机构获得3A。
2017年12月21日,在中国医疗美容安全信用峰会上认证105家机构为医美安全信用单位,91名整形医生为安全信用医生。为医疗美容消费者提供挑选医生、机构的参考。
【综述】因利润驱使,大量非法医疗美容机构、非法药品进入市场,导致行业混乱,于是国家七部委在2017年5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。
4、媒体持续关注:超12万篇报道聚焦医美行业变化和发展
2017年,中国媒体在报道医疗美容新闻资讯上,有了很大的转变。从一边倒的批判态度转向了更加客观的报道,全年超12万篇报道,让医美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呈现在大众面前。
以新浪网为例,专门开辟“新浪微整形”频道报道行业变化和发展。在17年中,新浪微整形发布5868篇医美相关文章,近8亿人次点击阅读。
新浪微整形联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推出56场《Let’s整事儿》医美科普直播节目,百位医生大咖在线答疑,超3000万人观看,传播正确的医美知识,引导大众理性医美消费。
【综述】以新浪网为例,专门开辟“新浪微整形”频道,传播正确的医美知识,引导理性的医美消费。2017年共发布相关文章5868篇,近8亿人次点击阅读,56场医美科普直播节目,累计观看超3000万次。
第三章:群雄崛起
导语:伴随着医疗美容市场的快速壮大,各种自主创新——新业态,新品牌,新产品也纷纷进入成长的快车道,各大海外医美品牌争相进驻中国市场,医生也作为稀缺资源,开始打造自主IP,实现价值回归。
1、医美APP打破信息壁垒,构筑医美新业态
相对于传统的搜索引擎广告,医美APP具有更加精准的营销,且信息透明更能吸引医美消费者的目光。目前,约80%的医疗美容机构正逐渐减少在搜索引擎上的投入,其中30%的机构表示医美APP正在成为主要获客渠道。
在现有医美APP中,发展的无疑是新氧、更美、悦美、美丽神器、美呗和美黛拉。通过调查数据显示,医美APP认知度调查中,新氧位居首位,紧随其后的是悦美和更美。
从应用数据分析平台APP Annie提供的iOS健康健美类中国地区全年热度排行看,更美在2017年下半年一直处于领先位置,美呗全年上升趋势明显。
【综述】约80%的医疗美容机构正逐渐减少在搜索引擎上的宣传投入,其中30%的机构表示医美APP正在成为主要获客渠道。
2、22家医美企业股市沉浮,海外品牌涌入中国市场
截止到2017年,中国股市中已有22家医美企业,其中不仅有医疗美容企业上市成功,更有苏宁、朗姿、潮宏基等企业跨界收购医美企业,扩充版图。
此外,近年来大量海外医美品牌涌入中国市场,如AQ、、公主玻尿酸等等国际知名医美品牌都看好中国市场未来走向。此外,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品牌对于对于市场抢占更是不遗,如Alma Lasers,全球较知名的激光美容设备商,进25%的收入来自于中国,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的单一市场。而对于拥有全球知名玻尿酸品牌的高德美,中国已经是其皮肤护理业务中成长性的市场之一。
【综述】中国市场中,不仅有医疗美容企业上市成功,更有苏宁、朗姿、潮宏基等跨界收购医美、扩充市场版图的企业。海外品牌更是重视中国市场,全球较知名的激光美容设备商Alma Lasers,大约25%的收入都来自于中国市场。
3、 服务商各展所长,分布于产业链各环节
除了上面提到的医美APP等产品外,一些创业者将目光投向了医美市场产业链中下游,创建服务型平台。如提供SaaS服务,助力医美机构的艾优云、微医美;建立标准化云诊所,帮助医生开展多点执业的驭美客;还有帮助医生打造个人品牌的医生经纪体书等。
【综述】部分创业者创建服务型平台,将目标投向为已经存在的产业链中下游提供服务,如医美SaaS,云诊所,医生经纪等针对机构、医生开发的产品,提升机构管理效率,方便医生开展多点执业。
4、 医生做为自主品牌,实现价值回归
目前,我国从事医疗美容行业的医生超过10万名,然而具有专业资质的整形医生却不足3万,另外还有数倍于正规医生的非法人员,没有专业资质,只经过短期培训便走上手术台,导致了医疗事故频发,整形风险急剧增加。
通常,正规医生的培养需要耗费10~15年时间,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精力。作为稀缺资源,医生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。苏宁曾推出全球招募合伙人计划,个人可获得单体医院10%的机构股权,达到从外部吸引并抢占医美人才的目的。而联合丽格则将重心放在医生创业IP扶持之上,优质医生参股机构、担任院长,提高医生自主权,从而解决人才紧缺问题。
目前,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将自身作为品牌进行宣传的重要性,以微博平台为例,已有超过3000个整形医生账号通过微博认证,其中153位月均阅读量超千万的微博大V用户,已经享受到了微博带来的流量红利。
【综述】医生资源稀缺,众多医生纷纷建立自主品牌。仅微博平台就有超过3000个认证整形医生账号,其中的153位大V用户已经享受到了微博带来的流量红利。
第四章:如日方升
导语:对比美日韩等医疗美容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,中国医美市场无论是从医生数量、求美者数量还是品牌数量上看,都还处于发展阶段,未来进步空间巨大
1、比照美日韩等整形发达国家,5倍发展空间,潜力巨大未来的增长空间
对比美日韩等医美市场成熟国家10%左右的渗透率,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仅在2%左右,有着5倍的发展空间!可喜的是预计到2020年,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640亿!
【综述】对比美日韩等发达国家10%左右的渗透率,中国仅有2%!预计到2020年,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640亿!
2、35岁以上人群医美渗透率0.2%,需求未完全释放
在医美市场成熟的美国,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,约占80%且渗透率超过了13%!而在中国,35岁以上消费群体占比约为12%,而渗透率更是低至0.2%!
通常来讲,35岁以上女性经济能力更强,消费能力更高,而中国35岁以上医美消费群体需求量远未释放完全,几乎处于冰冻状态,未来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增长将成为带动医美市场上升较快的动力。
【综述】在医美市场发展成熟的美国,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女性,且该年龄段渗透率超过13%。而中国35岁以上消费人群仅占12%,渗透率更是低至0.2%!
3、 三、四线城市医美市场严重供不应求
17年关注医美群体中,坐标三四线城市的人群占总人数的60%左右,需求量巨大,而医生则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,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。三四线城市关注医美的群体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。
在医美产业链中游,民营医美机构是主体,市场份额超过70%,大型医美集团均通过跨地域收购来完成连锁布局,提高市场占有率。而在地域分布上,大型医美机构主要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,三四线城市则主要是小型医美医院、医美诊所和门诊部。
未来,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大型医美集团布局必将向三四线城市扩展,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。
【综述】17年关注医美的人群中,坐标三、四线城市的人群占比接近60%,然而大型整形医院、整形医生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,三四线医生数量占比不到30%。
4、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尚未进入中国,市场远未饱和
以玻尿酸为例,目前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共有16个品牌,大量知名国际品牌仍被排除在中国医美市场之外,可供医美消费者选择的品牌仍然不多,市场远未饱和。
在国内医美市场已有的玻尿酸品牌中,进口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,其中乔雅登在医美消费者中认知度,约占21.83%,其次是韩国品牌伊婉,认知度约为13.93%。而国产品牌中,认知度的是海薇玻尿酸,约占16.81%。
除了海外品牌的“引进来”,部分中国医美品牌也在积极地谋求“走出去”。华熙生物近年来与法国Vivacy(在法国拥有透明质酸终端产品的研发基地)实验室达成合作,接管Vivacy在澳大利亚、韩国、日本等25 个亚太地区国家的销售代理权,开拓公司市场的同时完善公司透明质酸终端产品线。
【综述】以玻尿酸为例,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仅有16个品牌,国外众多品牌尚未进入中国市场。在中国已有品牌认知度中,乔雅登、海薇分别占据进口、国产品牌首位。
第五章:溯本求源
导语: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弊端,大量资本的涌入难免引发恶性竞争,而过高的获客成本导致的宰客行为,以及部分医美APP无限制拉低项目单价争抢客源,拉低了整个市场的口碑,也使医生的价值难以体现。
1、 获客成本超过5000元,利润被渠道和营销蚕食。
在中国医疗美容市场中,销售话语权远远大于医生。医美机构主要通过美容院、美妆店、SPA会所等获取客源,此种方式转换率高,可以做到精准营销,但客户总数相对较少。一般医美诊所收入中,50%的分成给渠道,10%-12%给代理商, 5%-10%给医生,18-22%给耗材,仅 10%左右是医疗机构收入。
同时,粗犷的营销方式导致获客成本极高,营销费率一般在30%以上,超过50%的毛利润被营销和渠道侵蚀掉,导致机构利润极低,近半数企业处在盈亏平衡边缘,这也成为医美行业宰客现象频发的根源所在。
【综述】医美机构获客成本超5000元/人。在一般医美诊所收入中,50%的分成给渠道,10%-20%给代理商,18%-22%给耗材,5%-10%给医生,仅有10%左右是医疗机构收入。
2、 行业进入壁垒低,鱼龙混杂,违法成本低廉,导致医疗风险过高。
医疗美容行业前期固定资产投入低、技术门槛偏低,导致出现大量培训班、黑工作室等非法行医问题。同时违法行为隐蔽导致市场监管难等问题,令各种非法机构、“微整形培训班”长期存在,大量未批准药品、假药甚至是被禁止使用的药品流入市场。据统计,市场只有不到50%的药品来源渠道可靠,剩下的则来源不明,渠道复杂。
此外,医美市场违法成本过于低廉,也使非法人员一再以身试险。一家非法医疗机构年均获利超过100万元,而被查处之后,仅做罚没医疗器械,并处罚金的处理,而罚金也常常只有数万元而已。
【综述】医疗美容前期固定资产投入低、技术门槛偏低,导致出现大量培训班、黑工作室等非法行医问题。一家非法医疗机构年平均获利达100万元,而被查处之后罚款金额仅占获利的2%左右。
3、价格战易引起行业畸形发展,压缩医生价值机构利润,拉低整个行业口碑。
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对较高的利润诱惑,大量资本涌入医美市场,然而过快的发展速度和供求不平衡,再加上资本的逐利本性,极易导致医美市场引发畸形竞争,通过打价格战吸引客源,然而,无序压价之后,问题也随之显现。
首先,医生的价值被压缩。以玻尿酸瘦脸除皱等注射项目为例,正规药品加上医生的技术才能打造的惊艳效果,被低价压缩成了比拼产品价格,技术好坏完全被忽视。其结果就是医生因价格原因被屏蔽在项目之外,而普通医生又因技术、经验原因无法展示注射的效果,让受众误以为注射项目问题多多,不敢再做。
其次,低价营销也使机构获利减少,利润空间被压缩之后,机构为节约成本,让护士代替医师操作注射,或是稀释产品、以次充好,甚至偷偷使用违规假冒产品,引发各类医疗事故。
价格战不仅存在于医美机构之中,也存在于部分医美APP中,如某医美APP将市场价2500元的玻尿酸注射项目降至不足800元进行促销,并对不接受低价的机构采取拒绝合作、切断导流等胁迫手段。长此以往,这些行为都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,损害平台公信力的同时,令整个医美行业的口碑越来越差。
【综述】如某医美APP将市场价2500元的玻尿酸注射项目降至不足800元进行促销,这种过分拉低项目价格的行为,完全忽视医生价值。而医疗机构为补足利润各出险招,影响用户体验,引发医疗事故。
文章内容说明:
本次大数据报告结合微博大数据、问卷调查和公开资料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,查询并引用CICC、IASPS、德勤、长江证券、华泰证券、新三板智库、清科研究中心、36氪研究院、APP Annie、IT桔子、更美、新氧等相关数据,客观描述中国医美行业现状。
推荐阅读:
2017年医疗美容机构评价结果1月9日公布 全国A级整形医院名单
2017中国医美机构创新排名50强发布 国内口碑好的整形医院名单
编辑:王令